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孝义德泽苑怎么样,地百纺片区改造及新建幼儿园进展情况

孝义德泽苑怎么样,地百纺片区改造及新建幼儿园进展情况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6 03:37:49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247年升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公元255年因洮西之战功升为大将军。姜维的军事才能是不差的,不能因为北伐得失而否定。就像拿破仑打败了两次,谁能否定其军事才能?为何国人以成败论英雄?打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又有谁知道?魏将邓艾曾对陈泰讲:将军您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姜维的军队是精锐。而将军以乌合之卒......姜维之兵,是所辟之锋。

邓艾还在跟众将的军事会议上评价姜维的军队:彼上下相习,五兵犀利。可见姜维的军事才能远在魏诸将之上。不然郭淮、陈泰、邓艾等魏之名将,怎么没有打造出一支所辟之锋的军队。但是今人对于诸葛亮(蜀汉)有点象鸡蛋里挑骨头。诸葛亮北伐无功,是因为其军事才能不行。但反过来讲曹操军事才能行,那他咋没有一统天下?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

东吴北伐次数更多、规模更大,导致东吴百姓老百姓生了儿子也养不起只能抛弃。但却从来没有人讲孙权穷兵黩武。曹操连年征战不息,也没有人讲其穷兵黩武。蜀汉后期没有人才,以至灭亡,原因在于诸葛亮没有培养人才。东吴后期也不见有什么人才,怎么没有人讲孙权没有培养人才。世人皆嘲笑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独不见东吴丁奉?廖化官居主簿时,丁奉不过是甘宁潘璋的小将而已。

诸葛亮在世时已经培养了一下代的人才,蒋琬、费祎、董允、姜维、王平、马忠、宗预、邓芝、霍弋、张翼等。一代人做一代事,以后的事情就不是诸葛亮所能知。诸葛亮在举措策中讲人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在赏罚策中讲赏罚要当,不当则人心不服。明太祖朱元璋专门把这段写进皇明祖训以告诫后世之君。诸葛亮培养人才一般让他们从实践开始。

比如蒋琬,诸葛亮北伐时让其署(留)府事。南征时让马忠独自率领东路军平叛。后来又让其作为蒋琬的副手署(留)府事。诸葛亮的著作《便宜十六策》中就提到人才的重要性和选用人才。在举措策中讲要使国家长治久安,须起用贤能之士,而贬抑小人.....辅佐之臣犹如支撑房屋的木柱 ,木柱不可太细,太细房子就不稳固,国内的良佐不可太少,少了国家就会倾覆......所以人君须设厚赏来鼓励有功的人,设高官来拢络贤才,使人人皆固守岗位,则百废俱兴,隐士得到聘用,天下归服,罪恶皆隐遁......那些奸谗小人重财色,皆非国之栋梁,蓄养他们毫无用处,若因小人得志,而始忠良退隐,不愿出仕,那国家必会衰败......为人君能以厚礼聘才,国家才会安定。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中考黜策中讲:要使政治清明,必须升迁忠良之士而罢黜图谋不轨的人。有为的国君,德泽广被天下,遍察全国政务的施行情况,小官吏与百姓都在他的视线掌握之中。进用忠贤,革去贪懦的人,厘清上下的关系,使得国政有条哩,由朝中人才云集,这才是实施选拔政策的结果。但行使选拔之前,务必先了解百姓受官吏压迫的痛苦,其状况有五种.....以上五种官吏,危害百姓甚深,不可不罢黜除去。

没有此五种恶行的官吏,要予以升官奖赏。所以书经上说:「新官上任三年后,需考核其功绩,决定升迁或辞退。」在《便宜十六策》赏罚策中讲:为政者应确立赏罚制度,奖善惩恶,藉以鼓励百姓立功,并杜绝罪恶......但赏罚要公平,不可以厚此薄彼,徇私偏袒,无功之人,不受禄,无过之人,也不应受罚,若任意奖赏或惩罚,将使部属不服.....若赏罚不明,其所下的命令,无人愿意遵守.....所以说众恶不止,国祚必不能长久,士卒离心离德,再庞大的军队,终必溃败......人人有贰心,国家就将面临崩解的命运了......人君必先订立赏罚条例,而后才实施刑赏,令百姓既敬且畏,不须命令,即能服从。

赏罚不公,则忠臣尽死于冤屈,而奸臣皆因不实的战功,而受重用。赏罚应不受恩怨情仇的影响,齐桓公就因不计前嫌而重用管仲,得以成就霸业,周公大义灭亲,而能树立威信,所以书经上说:「无所偏私,无所袒护,则王道可以施行无阻了。」诸葛亮在《将苑》中知人性中讲到真正地了解一个人的本性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每个人的善、恶程度不同,本性与外表也是不统一的。

有的人外貌温良却行为奸诈,有的人情态恭谦却心怀欺骗,有的人看上去很勇敢而实际上却很怯懦,有的人似乎已竭尽全力但实际上却另有图谋。诸葛亮认为要了解人的本性就要考察其志、变、识、勇、性、廉、信,即考察其志向,气度、学识、勇气、修养、清廉、信用。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文章TAG:德泽苑地百纺片区孝义幼儿园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