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大唐怎么灭国的,揭开大唐灭亡原因

大唐怎么灭国的,揭开大唐灭亡原因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21:00:07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明朝一共延续了270多年,基本上是从一开始就开始走下坡路的。出了很多的昏君和奸臣,到了明末政治更加腐败,民不聊生,万历皇帝甚至几十年都不怎么过问朝政。到了明崇祯帝年间,大明朝已经气数耗尽。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闯王李自成由南到北一举打到北京城下,关外满清劲旅经营多年,已经控制了东北。李自成攻下北京城后,崇祯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兑现了天子守国门的誓言,大名王朝用如此壮烈的一笔结束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朝廷的统治。

袁天罡给李家预言唐朝是怎么灭亡的?

袁天罡给李家预言唐朝是怎么灭亡的

李世民就问他:我的李氏天下能够延续多少年呢?这是个很可怕的问题,要知道皇帝一怒,山崩地裂。任何的言语不恰当之处,都可能引来灭顶之灾。可这皇帝又十分的迷信,袁天罡思索了一会,便回答说:猪能上树的时候。这个回答惊讶了所有人,纷纷低下头思考着,李世民想来想去,龙颜大悦啊。原来李世民是认为猪不可能上树,那么这位民间传闻算卦很准的世外高人说的意思,应该就是自己的李氏天下能够绵延千秋万代了,自然欢欣不已,大大赏赐了他,而百官们也觉得这个回答十分美妙,既不会让皇上觉得自己在说谎话,欺骗君上,又可以得到皇帝的封赏,真的是极为机智的。

但众人都不知道的是,袁天罡真正智慧过人的地方。按照历史上的说法,真正灭了唐朝的正是后来自立为大梁皇帝的朱温,他曾是黄巢军中的将领,后来投诚唐朝残余势力,并一步一步逐渐蚕食了唐朝所有剩下的势力,自立为王。所以,其实袁天罡并没有欺骗李世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说出了答案,朱温的姓氏和袁天罡所说的猪正是同音字,那么这一切也只是当时在场的所有人不解其中之意思罢了。

安史之乱中唐朝怎么没有直接灭了河北三镇,而是让三镇继续割据?

安史之乱持续了七年多,大唐国力消耗过多,皇帝也期待赶快结束战争,再加上大将仆固怀恩的私心,才导致了河北三镇的割据。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讨伐杨国忠的借口,起兵攻向长安。大唐内地由于多年没有发生过战争,所以安禄山的叛乱直接让各州县望风而逃,很快控制了整个河北。

太原东面的州县有人报告李隆基安禄山已经反叛,但是唐玄宗根本不相信,认为是有人诬陷安禄山。等到六天后,前线传来了很多安禄山反叛的消息,李隆基才不得不相信安禄山反叛的事实,于是李隆基派大将高仙芝和封常清募兵前往洛阳防守,但是由于临时招募的士兵没有战斗力,导致洛阳失守。李隆基没有思考洛阳失守的原因,而是临阵斩杀大将,高仙芝和封常清被杀后,以哥舒翰为主将防守潼关。

哥舒翰向李隆基建议,只要我们能守住潼关,那么安禄山自然会失败,如果出城应战,由于我们的军队都是临时招募的,没有战斗力,在野战中根本很难取胜,这样潼关肯定守不住。其实哥舒翰的建议是对的,安禄山反叛以来,已经拉的战线过长,很多占领的地方并不牢靠,并且叛军所到之处无恶不作,失去了民心,叛军肯定会发生内乱,到时候再收复失地,成功率很高。

并且郭子仪和李光弼在河北进展顺利,马上就可以攻打安禄山的老巢范阳,这样一招“围魏救赵”的策略肯定会让安禄山很快的失败,但是李隆基没有了当年的英明,被宦官所误,催促哥舒翰出战。结果就是哥舒翰被俘虏,潼关失守,长安危在旦夕,皇帝出逃,在马鬼坡发生了兵变,李隆基逃到了蜀地,太子灵武继位,安史之乱进入高潮。安史之乱本来有数次机会可以早结束的,除了李隆基的指挥失误,包括后来的唐肃宗一样也出现过指挥失误的时候,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持续了长达七年多,一直到唐代宗初期,大将仆固怀恩带领朔方军终于收复失地,打的叛军节节败退。

这时候叛军里面的安禄山和史思明都已经死了,只剩下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并且叛军经过多年与唐朝的战争,早就实力大减,平定叛乱指日可待,仆固怀恩率领大军追击史朝义。史朝义逃到莫州,手下将领田承嗣看到史军已经没有任何希望,早晚都会被唐军镇压,于是他骗史朝义去范阳搬救兵,自己在莫州死守。没想到史朝义相信了他,率领五千人前往范阳搬救兵救援莫州。

文章TAG:大唐灭国灭亡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