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美的地产发展集团,美的地产和美的集团的关系

美的地产发展集团,美的地产和美的集团的关系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19:56:01 编辑:管理经验 手机版

1,美的地产和美的集团的关系

美的地产就是美的集团开发的呀,登录美的网页都可以看到美的地产的信息,还有招聘。 总部就是在佛山吧~ 顺德北滘那里有个美的海岸花园 6000-8000左右都有

是的!

美的地产发展集团

2,美的置业是属于美的集团的吗?

美的置业就是美的集团旗下的。美的置业经过十余年的稳健发展,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同时涉及物业管理、智慧家居、商业物业、文旅、装配式产业等多元业务体系。

美的地产发展集团

3,美的房地产 怎么样

美的房地产是美的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应该说是属于单独的非相关多元化的子公司。虽然公司发展不是很快,但是由于比较注重自己的品牌效应,在房地产开发的质量和景观上还是下了一定的功夫的。 我觉得可以考虑,毕竟精装修的电器都采用美的品牌,这部分还是可以算的上中等偏上水准的。

美的地产发展集团

4,遵义市美的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遵义市美的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是2014-02-17在贵州省遵义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礼仪新城平庄大道美的城。

遵义市美的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20390090335655L,企业法人刘隽,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遵义市美的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房地产开发、经营、销售、出租,房地产营销策划。(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贵州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3251059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5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中,共620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遵义市美的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遵义市美的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5,南京美的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南京美的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是2017-04-22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花神大道17号二楼东1部。 南京美的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115MA1NU6U00L,企业法人徐传甫,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南京美的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营销策划。(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南京美的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南京美的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听说过,据说是07年创办的,跟他们有过几次合作,他们的服务态度不错,员工挺有眼力价的。合同上面所有涉及到的都写得很清楚,租的房子里面有什么东西啊,什么牌子的啊,新的旧的啊,挺放心的。

6,美的地产有实力吗?

挺有实力的。

1.美的地产发展集团成立于2004年,隶属于美的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涉足高尔夫球场经营、物业管理、餐饮、教育、园林绿化、建筑施工等领域的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

2.公司实力雄厚,旗下拥有包括三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内的七家下属企业,是佛山市知名的房地产品牌开发商。

3.美的地产发展至今,累计已开发土地面积1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目前在职员工1000余人。

4.集团开发的美的海岸花园、君兰国际高尔夫生活村、美的御海东郡、简岸花园等项目已成为区域高档楼盘的代表,参与建设的美的总部大楼将成为顺德地区标志性建筑。



5.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及三年战略发展规划的实施,美的地产发展集团已经步入国内二三线城市,已经完成了在湖南、贵州、江苏等地的布局,力争五年内发展成为跨区域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集团。

根据具体问题类型,进行步骤拆解/原因原理分析/内容拓展等。
具体步骤如下:/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7,有谁知道美的地产啊?

美的地产发展集团成立于2004年,隶属于美的集团,是复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涉足高尔夫球场经营、物业管理、餐饮、教育、园林绿化、建筑施工等领域的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公司实力雄厚,旗下拥有包括三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制内的七家下属企业,是佛山市知名的房地产品牌开发商。 美的地产发展至今,累计已开发土地2113面积1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目前在职员工1000余人。集团开发的美的海岸花园、君兰5261国际高尔夫生活村、美的御海东郡、简岸花园等项目已成为区域高档楼盘的代表,参与建设的美的总部大楼将成为顺德地区标志性建筑。 随着4102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及三年战略发展规划的实施,美的地产发展集团已经步入国内二三线城市,已经完成了在湖南、贵州、江苏等地的布局,力争五年内发展成为跨区域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集团。1653

词:vae 曲:vae 编曲:borland 唱:vae / 六月三 槐柳岸 南风入弦 枝头摇摆诉新蝉 微雨过 小荷翻 他们的爱 在那个初夏点燃 相看两不厌 行走在大自然 她靠着他 他抱着她 日暮到黄昏 情思如溪水悠长恬淡 天上有那么多的星星 什么紫薇星天狼星文曲星北极星 她低头伸出手心 他轻轻在她耳边说 星星是他看她的眼睛 月色如浅唱 江火似流萤 缓缓流淌的爱 芳菲不尽 他们都说尘世那么美 相守着你爱的那个谁 白发渔樵 老月青山 平平淡淡值得珍贵 他们都说尘世那么美 心中有爱谁和谁会不美 把酒言欢 你斟酌我举杯 和陌陌红尘共醉

8,美的置业和美的集团是什么关系?

美的置业是美的集团旗下的一个分公司,主要是涉及到房地产这个领域,而美的集团本身是一家综合性产业,除了美的置业的房地产业外,还包含了家电制造产业、金融产业、物流产业等等领域,两者之间属于从属关系,也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美的置业是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先生实际拥有,是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企业、中国上市房企26强、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恒生港股通等7大指数成分股。公司成立于1995年。坚持“智慧地产制造商”发展定位,拥有深厚的制造业根基和科技化基因,通过智慧化、工业化、数字化的高品质建造和服务,推出“5M智慧健康社区”。

扩展资料:

美的置业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涉足高端住宅、精品写字楼、五星级酒店、专业高尔夫球会经营、物业管理、高档餐饮、园林绿化、建筑施工等领域的综合性现代化企业。

发展至今,美的地产集团在全国拥有16个在售项目,4个待售项目,5个售罄项目,累计开发建筑面积800万㎡,在建面积超过500万㎡,总资产300亿元,拥有专业技术人才800余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的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9,美的地产有实力吗?

不怎么,如果是地产有很多好的公司,为什么要进这样一家公司,专业能力不行,而且对自己的发展非常不利,进去以后再出来很难找工作了,因为一般地产公司都很不认可这家公司,大部分是比较专业的公司混不下去才会去

目前美地产凭借雄厚资金实力和强大管理系统加大自持商业物业比例对城市综合体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和统管理整体项目品质和规模断上升方面进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另方面也造了美地产新销售增长点美地产抢滩城市综合体

目前美地产凭借雄厚资金实力和强大管理系统加大自持商业物业比例对城市综合体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和统管理整体项目品质和规模断上升方面进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另方面也造了美地产新销售增长点美地产抢滩城市综合体。很有实力。 介绍: 源自世界品牌500强,美的地产集团是美的控股下属重要成员企业,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涉足高端住宅、精品写字楼、五星级酒店、专业高尔夫球会经营、物业管理、高档餐饮、园林绿化、建筑施工等领域的综合性现代化企业。 随着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美的地产自2010年开始,先后在华南、西南、华中、华东、东北、华北区域实施战略布局,在广东、江苏、湖南、贵州、辽宁、河北、浙江等近十个省市地区拥有二十多个地产发展项目,均以高端的定位、高品质的开发和良好的服务赢得当地市场的高度认可,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口碑。发展至今,美的地产集团在全国拥有16个在售项目,4个待售项目,5个售罄项目,累计开发建筑面积800万㎡,在建面积超过500万㎡,总资产300亿元,拥有专业技术人才800余人。 美的地产集团继2013年成功入选百强榜后,2014年蝉联“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中国房地产百强之星”称号,并入选“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未来,美的地产集团将持续秉承"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品牌理念,凭借战略规划的实施和良好的企业经营能力,快速成长为覆盖住宅、商业及城市综合体多元拓展的全国性房地产开发企业。 除佛山总部外,美的地产集团目前在江苏、浙江、湖南、辽宁、河北、贵州等地拥有20多个社区楼盘,几乎都是当地精品项目,获得多项产品设计、园区规划、园林设计、小区管理等项目奖杯。

挺有实力的。 1.美的地产发展集团成立于2004年,隶属于美的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涉足高尔夫球场经营、物业管理、餐饮、教育、园林绿化、建筑施工等领域的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 2.公司实力雄厚,旗下拥有包括三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内的七家下属企业,是佛山市知名的房地产品牌开发商。 3.美的地产发展至今,累计已开发土地面积1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目前在职员工1000余人。 4.集团开发的美的海岸花园、君兰国际高尔夫生活村、美的御海东郡、简岸花园等项目已成为区域高档楼盘的代表,参与建设的美的总部大楼将成为顺德地区标志性建筑。 5.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及三年战略发展规划的实施,美的地产发展集团已经步入国内二三线城市,已经完成了在湖南、贵州、江苏等地的布局,力争五年内发展成为跨区域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集团。 根据具体问题类型,进行步骤拆解/原因原理分析/内容拓展等。 具体步骤如下:/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10,碧桂园加码产城融合,以科技小镇为载体重投智能制造_

5月10日,碧桂园集团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联合举办“凤凰科技”智能制造高峰论坛。碧桂园集团副总裁、产城融合中心总经理刘宁在现场首次发布碧桂园产城融合的产品矩阵,由科技新城、区域性的科技产业基地中心、科技产业园国际制造港以及最新的科技产业综合体四大类构成。未来除高新科技产业,碧桂园还将整合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文旅康养等实现产业业态的全覆盖。

从产业切入,重资布局智能制造

“未来,碧桂园将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并投入巨资,聚焦智能机器人、系统集成等新技术、新业态核心模式,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应用。” 碧桂园集团副总裁朱剑敏宣布将以科技小镇为载体,大力推动科技智能发展。

碧桂园集团党委副书记、集团副总裁朱剑敏

瞄准智能制造,碧桂园想做的不只是出钱。这次碧桂园聚集了深圳科创委、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以及优必选、前海股权母基金等政企学投各界人士探讨智能制造发展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专家周寿桓给出了一个可能的落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要靠军转民,要有一定的技术转化成果”。据了解,之后碧桂园还会举办更多科技论坛,试图通过跨界集思,窥见未来科技智能发展的轨迹。

从产业切入一直是碧桂园做产城融合的逻辑模式。计划5年投资千亿建设科技小镇的碧桂园,自布局产城融合战略开始,走的就是产业先行的新路。碧桂园负责重资产建设,龙头企业负责吸引上下游产业集群,借此以缓解前期投入压力。

碧桂园集团产城融合中心副总经理赵大治在采访中列出了选择龙头企业的三大标准,“属于朝阳产业,有生命力和号召力,同时要能跟当地产业结合起来”。以此为标准,碧桂园已经先后携手思科、美的、怡亚通、敢为等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等高新技术企业,落地多个不同产业核心的科技小镇建设。

目前碧桂园已集聚产业资源超过170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52家,上市公司达到398家,共集聚平台圈层资源262家,撬动企业资源超过1600家,涉及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新型交通等多个高精尖行业。

“因地制宜地突出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为支撑,引入龙头企业和产业发展基金,孵化和扶持全产业链发展,共同打造‘主导产业突出、全产业链覆盖’的科技生态智慧小镇。”这是碧桂园集团产城发展事业部总经理向俊波给出的碧桂园建设科技小镇模式的“共性”。

提出陪伴企业成长模式,以期解决产城运营问题

“根基是地产,树干是金融,只有通过金融才能向树叶、树枝疏通营养液”。刘宁画了一个大树来展现碧桂园的产业生态发展逻辑,同时给出了产业发展的三个圈层:圈层一是碧桂园产业链,圈层二是基于300万业主生活需求和产业链整合的碧桂园优势产业,圈层三是基于业主升维需求和场景应用打开的战略新型产业。“我们已经覆盖了与地产相关的全产业链,完成了圈层一,下一步是向着圈层二和圈层三迈进。”

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产城融合中心总经理刘宁

圈层二和圈层三的两个核心关键词是“业主”和“产业”。达成圈层二、圈层三,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产城运营问题。聚集起覆盖全产业链的优质资源仅仅是第一步,如何留住人才、留住产业,实现长期可持续运营才是悬在房企脑袋上的“思达摩克之剑”。

在“为凤筑巢,陪伴成长”的产城理念下,刘宁给出了科技行业在小镇中的应用场景图谱。“开放应用场景,陪伴企业成长全过程,形成生命共同体”,这是碧桂园给出的答案。而从现场首次公布的碧桂园产城融合的产品图谱来看,碧桂园对对业态规模、选址原则、产业集群等要素进行了明确、具象的设定,同时在四大类产城业态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文旅康养项目等业态,试图将产城融合与产村融合连接起来,完成其对新型城镇化的全业态落地。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8月发布产城融合战略至今,碧桂园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了几十个科技小镇,已经落地的项目超过10个,在项目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科技小镇的开发和产业推进的速度却没有跟上。

碧桂园不是第一个做产城融合的房企,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前有华夏幸福PPP模式建设的产业小镇、绿城的特色农业小镇,后有保利、华润等央企、国企相继进驻,重资产平台+全产业链覆盖+陪伴成长式运营的模式能帮助碧桂园守住“冠军”宝座吗?

11,上市公司掀起“回购潮”:恒大继续大手笔,美的抛出40亿“最牛”...

在众多地产商纷纷选择回购之后,又有新的上市公司加入了这一波股票回购潮。

据中国基金报统计,今年以来回购金额已达约135亿元,今年以来重要股东增持金额已达674亿元,回购加上增持金额超800亿元。

恒大延续大手笔,美的抛出“惊天”拟回购计划

7月4日周三,中国恒大继续大手笔回购,美的集团也公告称拟在未来一年以不超过40亿元的金额回购股票。另有广汇汽车拟以2亿元-4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7元/股。

据中国恒大在港交所的公告,恒大今日以3.81亿港元回购1850万股股份,占比0.14%。

昨日,恒大以2.86亿港元回购1412.9万股股份,回购价格区间在19.32至20.8港元之间。自2009年上市以来,恒大共斥资约245亿港元回购股票,累计回购数量约46.785亿股。

在回购动作的支持下,恒大股价今日低开高走,收盘逆市上涨3.75%,收报于20.75港元。

此外,美的集团也发布公告称,拟在12个月内以不超过40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50元/股。7月4日,美的集团收跌5.55%,报45.11元/股。回购最高价较今日收盘价溢价10.84%。

据《中国基金报》,在回购价格不超过50元/股的条件下,按回购金额上限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上限为8000万股,约占公司目前已发行总股本的1.2%。如果美的集团按照40亿元的上限进行回购,将成为A股史上最大的常规回购。此前回购金额最高是2016年105.49亿元的纪录,美的集团回购若成功,相当于史上回购最高年份的约40%。

另据证券时报网,A股目前3500多家上市公司中,总市值在40亿元以下的个股数量是1389只。美的集团此番40亿元的回购金额,超过约40%的A股公司市值。不过美的最新市值为2988亿元,排在AB股总市值排行的第15位,40亿元的回购金额不及其市值零头,只占其市值的1.34%。

美的集团也在公告中列出了回购预案存在的三大风险,分析发现,最大的可能是“本次回购经过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尚存在因公司股票价格持续超出回购方案披露的价格区间,导致回购方案无法实施的风险”。证券时报网指出,美的最新收市价是45.11元,市价与回购价格之间仅有9.78%的空间。也就是说,一个涨停板,公司的回购计划就没法实施了。

上市公司回购潮来袭

股票回购是今年以来上市公司重要的“护盘利器”。《中国证券报》援引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共有313家上市公司耗资135亿元回购股票,创历史新高。

上述媒体还看到,6月21日以来,上市公司大手笔回购频现,已有精达股份、嘉化能源、海印股份等51家公司推出股份回购计划。从回购金额看,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永辉超市、苏宁易购和海南海药,回购金额分别为16.26亿元、10亿元和5.09亿元。

上周,更有众多大型上市地产商纷纷大手笔回购股票。

上周三,“千亿房企”碧桂园在港交所回购了800万股,耗资1.02亿港元,回购均价为12.79港元;6月28日,碧桂园又回购了1500万股公司股份,耗资1.86亿港元,回购均价约为12.41港元;6月29日,碧桂园又回购3000万股股票,斥资4.083亿港元。

6月28日,龙湖地产有限公司称,一名主要股东在6月25日至6月27日期间于公开市场增持510.6万股普通股公司股份,平均价格约为每股股份21.54港元,耗资1.1亿港元。

中国奥园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董事已于联交所场内购回368.8万股股份,约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138%,总代价为1951.2万港元。

此外,龙光地产、金茂控股、禹洲地产、中骏置业等房企也有所动作。

为何回购?

《中国证券报》援引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表示,今年A股回购规模大幅攀升的原因如下:

一方面在于上市公司作为主体回购股票,表明大股东的信心,从而也向其他投资者和中小股东传递信号,本身是有积极作用的;

此外,股份回购也是一种市值管理工具。在目前股价下行情况下,有些公司股权质押逼近平仓线,公司现金流可能出现问题,公司可通过回购进行市值管理。

地产企业回购潮方面,上周一国开行收紧棚改融资的传闻引爆之后,无论是港股还是A股,地产板块都出现了大跌。上周前四个交易日,碧桂园累计下跌20.1%,万科A下跌15%,中国恒大下跌14.9%。

而当股价被低估时,通过大手笔回购股票提振市场信心,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是上市公司常采取的措施。此外,上半年热门地产企业销售额持续保持高增长,也是回购股份的诱因之一。

恒大昨日回购股票后,海通证券分析师涂力磊对《中国证券报》表示,恒大此次大手笔回购股票,不仅有力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提振投资者信心,充分显示出公司对发展前景的看好,也直接对股价形成强力支撑。

易居中国旗下克而瑞信息集团(CRIC)上周六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则显示,今年上半年,碧桂园以4124.8亿元人民币销售位列第一,同比增长42.6%;中国恒大以3041.8亿元,同比增长24.6%的成绩排名第二。

全国前20大房企中,超过半数上半年销售业绩超过年度目标的50%,其余都基本高于40%。

12,王健林电影生意经丨卖爆米花与广告比放电影挣钱多了!__...

2016年,万达院线来自电影放映的收入达到75.25亿,同比增长17.8%,但在总营收里的比重却从79.8%降至67.1%。这是因为商品销售(爆米花、可乐、薯片等)及广告(贴片广告、LED广告、灯箱广告等)两项业务的极速增长——

特别是广告收入,2016年达到16.9亿,同比增长222%。商品销售收入亦达13.3亿,同比增长43.7%。 放映业务收入占营收的三分之二,但对毛利润的贡献率仅为36%。广告业务于2013年异军突起,2016年对毛利润率的贡献率达到31%,直追电影放映。 万达院线三大主营业务中,毛利润率最高的是商品销售。2016年,放映电影与“卖爆米花”的利润率分别为21%和61%。 增长快的是广告业务、赚得多的是商品销售,而电影放映是一切的基础,不为观看电影谁来看广告、买爆米花? 放映业务营收占比的逐年减少,说明它对其它业务的拉动非常成功。 国内、海外扩张态势 万达院线成立于2005年,三年后就跃居全国票房冠军。 此后万达院线一直保持高速扩张态势,到上市前的2014年6月,在全国80多个城市拥有影院150家、银幕1315块。 上市后,万达院线加快了扩张速度。 到2016年末,万达院线国内影院数、银幕数分别达到348家、3127块;国内票房、观影人次、市场份额分别达到62亿、1.64亿人次和13.6%,三项指标均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 2015年,万达院线单块银幕票房产出达到320万元(全国平均值为160万元)。2016年,万达院线这个指标下跌25%,约为240万元(全国平均值为126万元)。可见,万达院线单块银幕票房产出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但又与整个市场的景气程度有很高的相关性。 近两年,万达院线海外业务扩张十分迅猛:票房从2015年的2.88亿(人民币)增至2016年的14亿;票房占比从2015年的4.6%增至2016年的18%。 对比国内,海外单银幕产出(2016年为320万元)、每人次消费(2016年为38元)高出许多,可以说含金量较高。

IPO之前,万达院线收入模式单一,招股文件对放映业务的披露比较详尽,揭示了院线生意的“钱途”。上市后,广告、商品销售业务相继崛起,放映业务成为“之一”,万达院线亦不再披露相关细节

。 1)分账成本 2008年12月,原广电总局出台 “制片方原则上不低于43%、影院一般不超过50%”的指导意见,利益分配框架逐渐浮出水面:制片商+发行商拿票房的43%,院线取7%,影院获得50%。 这只是大致的分配比例。实现情况中,票房潜力越高的影片对下游的议价能力越强,位置好、设备优良的“核心影院”则对上游有一定议价能力。 万达院线以资产、供片为“双重纽带”实现发行、影院一体化,通吃票房的57%(7%+50%),成为中国电影(20.950, -0.07, -0.33%)发行、放映领域的“超级大国”。348家影院统一品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排片(100多家核心影院以“自带流量”的万达广场为依托),对影片发行成败的影响力远大于其15%的城市份额。可以说,对电影制作公司来说,得万达者未必得天下,失万达者大概率亦失天下。 2011年、2012年、2013年,万达院线分账成本均低于40%,表现相当强势。 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分账规则日趋复杂,首周怎么分、IMAX怎么分以及保底发行,都各有说法。但无论如何,万达院线都立于不败之地,分账成本有望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2)房租 场地是制约影院发展的主要瓶颈。特别是在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即便找到适于开办影院的场地,租金可能占到票房的17%、20%甚至25%。华谊兄弟(8.840, -0.03,-0.34%)2002年就开始投院线,到2016年末旗下影院仅有19家,场地不好找,不愿意付高额租金是重要原因。 2011年、2012年、2013年,万达院线租金成本分别占票房的9.3%、9.7%和10.4%。 后来,为避免“利益输送”的指摘,“王家人”关起门来商定:租金为票房的11%、不再披露具体金额。 拿出票房的11%在万达广场租到为放映电影量身定制的场地,这得天独厚的优势恐怕令不少业内人士分外眼红。 万达院线核心影院均以万达广场为依托,在场地方面的优势无以复加。“红眼病患者”认为这并非优势而是软肋,就好比说“王思聪的软肋是首富爸爸”。#侬开心就好# 3)IMAX租赁成本 到2013年,万达院线IMAX租赁成本相当于票房的27%,占比远超租金,仅次于分账。 此后万达院线不断追加投入,2014年末投入运营的IMAX银幕达到117块,2016年末达到202块。尽管没有披露,料想万达院线IMAX租赁成本占比定会水涨船高。 IMAX银幕、杜比系统、4D影厅……在放映技术、设备上的投入是万达院线的又一道护城河。网上看盗版《速8》与体验IMAX之间的差别就是护城河的宽度。 “王的花园”难保“小而美”

截至2016年末,王家6位自然人(王健林、王建忠、王建可、王建春、王建川、王思聪)合计持有万达院线62.07%股权,市值约376亿元(按2017年4月19日收盘价)。

《招股说明书》披露,王思聪等人于2010年12月获得万达院线股票,对价为1元!万达是民营企业却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家族企业,因为王健林没有让兄弟、儿子参与集团管理,而是通过赠送万达院线股票的方式承载自己对家族的责任。万达地产规模大、风险高。相比之下,市值不足1000亿的万达院线是“小而美的王家花园”。依托万达地产这颗参天大树,院线业务不至于大起大落,与李嘉诚在欧洲的自来水厂、燃气公司相似,足以确保曾孙仍然是顶级富豪,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万达院线纵横海内外,并购时光网、布局游戏产业、涉足在线直播,还有被迫中止(注意不是终止)的重大资产重组(即注入万达影视、青岛影投、互爱互动)。照此趋势,不出三年,“万达电影”或许会更名为“万达娱乐”。 在“全面开花”的2016年,万达院线市值被腰斩,与行业景气度降低及资本市场去杠杆、挤泡沫相关。但专注程度降低,业务范围越铺越广,不可控、难以预知的因素增加也是估值大跌的重要原因。 小而美已成过去,希望万达院线不要象华谊兄弟那样越混越惨。

13,焦点分析 | 手机、PC市场红利见顶,硬件巨头入侵家电生意_

家电这个传统的生意,招来了很多新巨头的注意。

小米很早开始做电视,最近反复说自己出货量正超越一众传统家电巨头,而且也推出了自己的空调;华为提起电视时候一直闪烁其词,但已经有内部人士证实电视正在研发当中;联想在9月底召开的Tech World上展示了净化器、扫地机器人,并称未来半年陆续有多款白电产品发布;“小公司”一加也高调进入电视行业,说要给消费者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家电是个难做的生意,这意味着这些公司需要在原有业务之外,另开供应链,另开生产线,另组团队,而且,几乎所有市场报告都会说,家电已经是夕阳产业,房地产不景气,节能补贴、家电下乡等政策优势也不复存在,现在踏入这个行业并没太多赚头。

然而,手机、PC的生意也不好做,它们面临技术和市场的双重瓶颈,于是,这些硬件公司便想着用家电搭配被看做未来趋势之一的IoT,在底层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创造新的体验,借此打破瓶颈,也给市场一个新的故事。

进入存量市场,硬件巨头不得不开辟新市场

手机、PC行业存量市场,马太效应越来越强,虽然小米、华为还在开辟海外市场,但红利见顶也不会太远。

PC行业早就进入了存量市场,手机行业也在这个阶段挣扎了2年了。PC形成了联想、惠普、戴尔、苹果、华硕、宏碁top 6的稳定阵容,手机形成了三星、苹果、华为、小米、OV top 6的稳定阵容。市场格局不存在太多悬念。

在手机市场,过去两年还有一些变化,华为、小米、OV更多地蚕食了小厂家的份额。但接下来更多地是巨头之间的竞争,谁要侵夺彼此的份额都不容易。

接下来,要提升业绩的方向无非两个,一个是在每一部手机上薅更多的羊毛。这里面分为两点:一个是提升手机的平均售价,不光苹果大张旗鼓地这么做(iPhone XS Max的价格被写进了各种段子),以性价比著称的小米也在悄悄地这么做,向更高端的市场渗透。小米最新一季财报透露,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同比增长了25%以上。一个是加码互联网服务,从每一个手机入口挣更多的服务费用,这要求客户群体高端化,并激活客户更大的付费欲望。

但只有这个还不够,这只是在原有的矿里掘金,作为巨头而言,还需要找更多的矿。于是第二个方向出来了:从手机、PC延伸到家电生意。

从手机、PC就近转向同为硬件的家电,是个顺其自然的逻辑。在这个扩展中,相比PC厂商,手机厂商有更大的优势——手机通常被认为智能家居的核心硬件,在构建智能家居的生态中处于中心地位。

当然,生意场钱说话,手机、PC厂商们想做家电,除了核心业务见顶的压力外,自然也是因为这个市场诱惑不小。

家电单品的体量均不如手机、PC那么庞大,但是这些各种各样的家电加在一块,也是不逊于手机市场的庞大体量。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白电产业2017年冰洗空三大白电销量突破33000万台。

而且,相比于手机、PC市场出货量几乎不增长的情况,家电市场还保持了不错的增速,虽然增速也在下滑。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中国白电产业2018一季度空冰洗销量共计7319万台,同比增长6.9%;其中内销、出口分别达4347万台、2972万台,同比增长11.2%、1.2%。而智能家电的增速还明显快于整体增速。

另外,连接更多的家电,也可以在C端构建更大的物联网生态,这是未来竞争的大战场。把家电纳入物联网,不仅可以让原有的硬件业务更加稳定,而且还可能会催生更多的新机遇。

家电厂商也给了硬件厂商机会

在这个市场当中,传统家电厂商依然是强势的一方,无论白电和黑电都是如此。可以看下董明珠经营的格力,业绩一直很出色,但这并不妨碍小米打空调的主意。

相比于手机、PC而言,家电的门槛要低不少,尤其是小家电。当下的市场环境而言,没有其他厂商再踏进手机市场,少数手机厂商(华为、小米)踏入了消费级PC市场,但是很多厂商都对家电跃跃欲试。由此也可窥测不同市场的门槛高低。

小家电由于门槛低,所以即便晚一些进入,也可以凭性价比、渠道、品牌的优势快速崛起。小米的很多生态链企业就是如此,比如,刚在美国上市的云米科技主要产品就是净水器等小家电。

对于大型的家电,比如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这些,要进攻这些市场并不容易。传统厂商依旧强势,尤其是白电三巨头美的、格力、海尔,前两家市值都在2000亿美元以上,盈利能力也好于小米这样的手机企业。

但传统家电厂商有几个致命的弱点。

一是对年轻人的品牌吸引力弱化。对于90后、00后这些互联网原住民来说,小米这样的手机厂商,要比家电厂商品牌认知更鲜明,在互联网上家电厂商的声量远不如手机厂商。这些年轻人成为消费群体后,如果小米、华为、一加能提供家电的选择,他们可能更容易想到这些厂商。品牌的弱化兴许不会影响短期的营收,但会让一家公司无形中丧失未来的市场。

二是在智能上的乏力。这一点上硬件巨头和互联网公司拥有天然的优势。未来的家电都会向更加的智能方向去走。以属于黑电的音箱为例,硬件巨头、互联网公司凭借内置AI的智能音箱,成功获取了这个市场。与此同时,手机厂商更熟悉互联网的玩法,更善于互联网化的营销。

三是对新需求的反应速度相对较慢。更远的未来,我们一定会产生更多新的需求,而这些新需求将有机会催生新的硬件品类。对于掌握海量用户数据的手机厂商而言,他们能更快地作出反应。

上述几个弱点都很难弥补,这是由技术发展造成的很难逆转的趋势,而且不同企业的基因也影响他们的选择。当家电变得越来越智能的时候,这些机会就会越来越亲近硬件巨头,疏离家电厂商。

虽然现在,大型家电尤其白电,还是家电巨头的市场,短期内很难动摇。但小米已经在电视这个领域切出了一道口子。在竞争未来的赛道上,传统厂商并不像他们的体量展现出的优势那么大。

进入家电市场,硬件巨头可以怎么玩?

大型家电是一个很难啃的市场。但是这些硬件厂商还是有自己的优势在。

上面提到传统家电厂商的几大弱点,与之相对的则是硬件厂商的优势所在:年轻人对他们的品牌认知度更好,更智能,更贴近互联网。具备这些优势,这些厂商就可以有不同的玩法,也更容易把握新机会。

从产品来说,家电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个是传统家电变得更加智能,比如电视、空调、洗衣机等等。

这些市场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夺取的,白电三巨头的业绩和盈利能力都不错。但硬件厂商可以以一种类似于“伪发明”的姿态进去。在概念的炒作,以及“智能”的革新(这个是实际存在且不可逆的优势)上,手机、PC厂商都是占优势的。

以智能音箱为例。早期的智能音箱就是多了对话功能,但最实用的功能还是听歌。虽然现在智能音箱加了屏幕,但对很多用户而言依然如此,因此智能音箱常有鸡肋之嫌。

但正因为这一点“智能”的区别,和“智能音箱”概念的包装、营销,互联网巨头、手机厂商就夺取了音箱市场。

智能音箱的厂商们并没有发明音箱,而是在其中内置AI,发明了“智能音箱”的概念, 并以此说服了用户。我们今天似乎渐渐忘了,音箱正是传统黑电的一个品类,而将其归入到智能硬件的领域。小米进军电视市场也是同理。

从市场的刚需来看,就像音箱的功能主要还是听歌,洗衣机主要还是洗衣服,空调主要还是调节气温,冰箱虽然能挖矿,但主要还是冷冻和保鲜,短期很难炮制新的刚需出来。但在这些产品上添加一些更智能的元素,辅以适当的炒作,就可以吸引一些科技发烧友和尝鲜的用户。

如果能在核心功能上过硬,就有望吸引更多的用户。再之后,就是资本、供应链、渠道上去拼了,这些是不可避免的笨功夫。

第二个发展方向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我们生活的丰富,一定会催生新的需求,产生新的家电。

上面提到,由于手机厂商、互联网企业掌握更多的用户数据,他们可以更快地察觉新需求,并作出反应。更重要的是,未来新产生的家电几乎都会是智能硬件,很可能离不开AI、VR、AR这些技术。对于这类的机会,具备相关技术的硬件巨头、互联网厂商会有更强的把握能力。

以翻译机为例,这个需求来自于出国旅行的热潮。掌握AI技术的硬件厂商、互联网企业、AI企业,就可以把握住这个机会。科大讯飞、网易有道、百度、小米都推出了翻译机,联想也将推出自己的翻译机。但对家电厂商而言,这样的机会只能白白错过。

虽然翻译机不是家电,但也可以看出,在这个方向上,传统家电厂商有些无力。

小结

对于手机、PC厂商而言,核心业务红利见顶是近在眼前的事实。有余力、有野心的厂商自然会考虑攻占新市场,瞄上家电也就顺其自然了。而且,也不只是小米、华为、联想、一加看到了这样的机会,苏宁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也开始做家电。

但攻占这个市场,尤其是三大白电市场不会很轻松。 除了等待互联网原住民90后、00后成长之外,小米这些玩家,还需要在产品的核心功能、供应链等方面下大功夫。这是一个诱人的市场,硬件巨头有他们的优势所在,但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攻坚战。

文章TAG:美的地产发展集团美的地产和美的集团的关系美的地产地产发展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