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南花园监狱做什么产业,抚顺市南花园监狱民警诠释初心与坚守

南花园监狱做什么产业,抚顺市南花园监狱民警诠释初心与坚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8 22:06:58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要问这些人每天在监狱里做什么?当然是接受改造了,这些犯人情绪稳定了之后,便开始渴望自由。想要缩短刑期,早日走出监狱大门,积极接受改造是他们唯一的出路。绝大多数犯人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在监狱管教的指引下积极劳动,认真参加“三课”学习,希望能在最快的时间里得到减刑奖励。并不是所有的犯人都想通过劳动和学习的正当途径获得减刑奖励,有想不劳而获的,也有想通过行贿手段“买”减刑的,毕竟,监狱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什么人都有,人多了,自然就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事。

监狱里的犯人在外面的时候都不是等闲之辈,即使进了监狱,有些人还是做不到接受约束。有些好逸恶劳的犯人一时接受不了高强度的劳动改造,于是开始想方设法的抗拒劳动改造。对于抗拒劳动的,狱警当然会采取措施促使其改正,性质不严重的,会给予训诫或者记过。训诫不听的,会给予惩罚,监狱原则上是禁止对犯人进行体罚的,毕竟,说服教育不是万能的,有些罪犯任你嘴皮子磨破,他也会无动于衷,对于这样的犯人狱警就会给予适当的惩罚。

连惩罚都不管用的情况下,就会关禁闭。禁闭室各个监狱都有所不同,但大体上还是差不多的,一间密不透风的仅能容纳一个人坐着的小房间,里面什么设施都没有,犯人只能坐着,睡觉别想伸腿,而且会加戴脚镣、手铐。至于伙食,一天俩馒头,吃不饱饿不死。抗拒劳动,如果达到加刑条件,监狱会向法院提出申请,延长该犯的刑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加刑。

逃跑是没有出路的,逃跑的犯人基本上都会被抓回来,抓回来的时候不是押解回来的,基本上是被拖回来的,具体原因就不方便说了,可以脑补。犯人即便是侥幸能逃出去,他这辈子不要再想过安稳日子,追逃是没有期限的,一直追到发现他的尸首或者捉到为止。我讲的这座监狱里曾经有个犯人成功逃跑了,一直没被抓获,据说应该是死了,但是一直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他已不在人世,所以,狱警每次开会点名时也会点他的名字,因为他一直被列在应到名单中。

还有一个犯人,大冬天的趁外出劳动的机会逃跑了,跑了一天一夜后被抓了回来,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快被冻死了,后来经过抢救,一条腿截肢,落下了终身残疾。大西北的狱警们普遍比较耿直,犯人犯错后该惩罚的就会惩罚,惩罚完毕后就会翻篇,不会因为一件事一直揪着不放,很少有长期给“穿小鞋”的现象发生。在监狱里,不管是有期徒刑的犯人,还是无期徒刑或者死缓犯人,在减刑方面都有公平竞争的权利和机会,对于踏实改造的普通犯人,干警一样会对他们的成绩给予肯定,在达到减刑条件后会依法报请减刑。

监狱并不像社会传言中的那么恐怖,也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舒适。监狱是惩罚和改造犯人的场所,它实际上就是工厂、农场和学校。在监狱里,犯人除了要接受军事化管理,还要参加以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为内容的“三课”教育,另外,还要接受劳动改造。监狱里有节假日,有体育、趣味竞赛活动,有写作能力和兴趣的,可以在内部刊物上发表文章,可以参加函授学习。

对于改造表现突出的犯人,除了给予减刑奖励外,还可以给予探亲的行政奖励,有重大发明创造并得到有关部门认证的,监狱可以帮助其申请专利……监狱的管理方式是文明管理的方式,不存在恃强凌弱的现象,打架斗殴的事是有,不过就是犯人之间小摩擦引起的矛盾,跟牢头狱霸霸道欺凌扯不上关系,因为牢头狱霸是监狱重点打击的对象。

那些被判无期的人每天在监狱里做什么?

这个可以说几句。去监狱也是因为企监合作关系,当然制度在那,进出繁琐,不是工作关系真不想去,太啰嗦。监狱里面和生产厂家没啥区别,有别在于干活的都是光头狱犯,戴帽的都是管教。一个车间里面,光头搓搓,老皮的,青皮的都有,精神面貌看起来都还不错。跟他们混久了,多少也知道几个熟犯的刑期。车间里基本没有老弱病残在一线生产,干活的都是身强体健的劳力。

有时候同他们开玩笑,在这里面真是糟蹋了日子,在外面这么干起码二三百一天,他们摇头自苦解嘲,“这是命”。能在狱里搞到轻活的,一般都是快出狱的,或是老一点的。有个死缓的,自己说在里面已呆了18年了,他说还有二年可以出去。他说出去最大心愿,就是进馆子里好好吃顿回锅肉,解解肉馋。跟他一起管数的,也是个无期,他说也快出去了,在那个后面点,人长的斯文白净,高高挑挑,很难想象这样白面书生样却是个无期狱犯。

真心话,里面的故事说不完。但是里面还是蛮和谐,饭按时吃,收工点名都准点,管教也不凶神恶煞。只是狱犯得规矩做事,莫有想法,莫犯事,否则就印对那句“犯法不是人”的老话。这是挂省字号的监狱,里面的活轻快,环境好,车间里面冬暖夏凉。如果是农场型监狱,那就苦滴多,不过也有好处,就是活动空间大些,能看到远处……失去自由,对人来说不是美好的事情,看着哪些年纪轻轻的,在巴掌大地方被禁锢生活,想想都觉得痛苦。

为什么有人说,我们大多数人身上穿的衣服是监狱里劳改犯生产的?

要说大多数人身上穿的衣服是监狱里劳改犯生产的,这有些绝对。而且,即使是事实,也应该有大数据做为依据支撑。监狱里是有很多企业,是为劳改人员提供劳动改造的重要形式。既充实了劳改人员服刑期间的日常生活,也可通过具体劳动过程真正改造他们。但这些企业门类较多也杂,不可能全是纺织和服装加工厂。我原来一个部门领导,调动到省女子监狱工作,主要负责监狱里的企业生产和管理。

我去看望他时,他带着参观监狱,这才了解了真实的监狱情况,破除了以往的种种神秘感。女子监狱因其人员特点,肯定是以纺织服装为主。他们的监狱里主要产业是纺织,也有一部分服装生产。另外,他们还有机械加工厂、汽车修理厂、化工厂等。所以,从这点可以看出,即使是以纺织服装为主的监狱,也不可能是全部生产服装,其向社会提供的产品也是有限的。

如果长期坐牢的人得了重病,要花很多钱那种,国家会给他治疗吗?这钱谁出呢?

大实话:监狱肯定是要为犯人治病的,但是,只能是保守治疗,犯人家属也要出钱。监狱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监狱生活更是令人无法想象,但是这个地方绝对不会有人想来体验一番,毕竟一旦来到这儿就意味着一个人要面临法律的制裁。所以这个神秘的地方就变成了令人厌恶甚至恐惧的地方,但是还是有人会思考如果人在监狱里会面临怎样的境遇。

最近就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案例分析,讲的是如果一个人犯了重罪被警方逮捕,但是与此同时这个犯人身上又有着重病,要花不少钱,不治疗又存在生命危险,但是这个犯人犯得又是重罪需要长期坐牢,那么国家会让他治疗吗,这个犯人的医药费又由谁来出。看完这个案例分析,我也是一时想不出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毕竟犯了重罪国家把他抓进监狱是用来惩罚的,如果却只顾着给他治病,那这样的惩罚未免对这个犯人来说太幸福了,对于受害人就不太公平了。

不过究竟治不治,谁治,还需要我们仔细分析。首先从理性角度看,即使犯了重罪,需要长期坐牢的人,他们也是具有生存的权利,所以如果他们生病国家是允许他们治疗的,而且如果是一些小病小痛,监狱这边是直接给他们进行治疗的。但只是最基础的,因为给他们进行治疗的人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医生,而是同样是身为犯人不过却具备治疗能力的人,所以他们的治疗能力可想而知,因此重病对他们来说可能是没有能力医治的,不过国家会根据情况决定犯人能不能去外面就医,当然需要走一些十分重要的法律程序这是肯定的。

而且这些钱则是由病人家属出的,同时为自己的家人治病也是他们的责任。接着从感性的角度看,犯了重罪或者长期坐牢那一定是对他人或者社会造成了极大地伤害,所以他们必须要承受这残酷的后果,这也是对受害人的一个交待,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尊重与维护。同时监狱存在的意义是让他们改过自新,让他们对自己犯得错承受应有的后果。

而且监狱不是医院,所以他们存在的意义并不是给人治病。不过这些犯人还是需要用法律来制裁,我们不能剥夺他生存的权利,所以他们有病国家自然会让治,但是还要根据病人的病情来看,如果没有治疗意义那就另当别论了。最后,想说的是,之所以会出现犯人的病会不会有人治,谁来治的疑问,是因为犯人的所作所为严重伤害到了社会或他人,所以人们普遍认为他们不应该被治疗。

文章TAG:监狱花园抚顺市诠释坚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