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艺术的本质是什么,音乐美的本质是什么

艺术的本质是什么,音乐美的本质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00:02:12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比如:C2的频率65HZ恰好是C1的两倍。C3就是三倍。具体为以下:二度音程频率关系:1.125倍;D1/C1;三度音程频率关系:1.25倍;E1/C1;四度音程频率关系:1.333倍;F1/C1;五度音程频率关系:1.5倍;G1/C1;六度音程频率关系:1.6667倍;A1/C1;七度音程频率关系:1.875倍;B1/C1;八度音程频率关系:2倍;C2/C1;那么这些音程在具体的音乐表达上,会有不同的情感倾向。

二度音:最紧张,仅次于小二度的不可听;三度音:较和谐,适用于过度;四度音:最正义,最具有力量感;五度音:和谐,稳定,适合于高潮推动;六度音:次级和谐,明亮,偏向于紧张,给与推动;七度:不和谐,不具有同调可听性;八度音:最和谐;这种两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具有的不同听觉色彩,就是音乐感性的基本单元。而一首歌就是根据这些基本的听觉色彩进行完成调式配合。

在音程之中,和音理论的出现,会大量利用一段一段的色彩倾向。最典型的和弦走向,便是根据音程基础的色彩走向进行定论。为什么听音乐会愉悦?在人类的审美倾向之中,有着两个非常重要的机制:1:求异心理;2:求异满足心理;当你听到连续高音时,会不由自主的想听一个低音桥段。当你听到大量低音桥段时,你会不由自主的想听到高音。

而当这种心理倾向得到满足时,你会获得大脑的奖励机制:愉悦;愉悦产生的核心,就在于听觉信息产生的求异心理,和听觉满足听众的求异心理。以《C大调卡农》为例,看一看他如何安排愉听觉悦感:C—G—Am—Em—F—C—F—G——对应的和弦级数关系是:1-5-6-3-4-1-4-5;这里的求异心理,体现在下行听觉。

平度入调,稳定基线;五度降调,稳定情感,张力最大化;六度升调,紧张感来临,深化五度张力,营造不安;三度降调,紧张感递进,深化六度的紧张感。不安感达到顶峰;四度升调,明亮音色,缓解部分不安提供听觉力量感,张力达到顶峰;平度升调,完美消除所有不安,具有终止意义;四度降调,强化hook听觉记忆点。五度升调,产生轮回感。

这里的C大调卡农,并不是最受喜爱的走向。但是这个走向,依旧可以看出求异心理和满足的表达。求异表现:升降调;除了高潮的两个升调外,其他都保持着升降调层次;满足感表现:紧张度;六度、三度和弦给与的紧张感,和四度、平度的两次声调,造成的正义感和和谐感。就是一次消除不安和升华。求异心理表达的核心,远远不止音程层次。

有人说:“美”是上帝的微笑、音乐是上帝的声音……,你如何理解艺术和美的本质呢?

音乐的实质是什么

“美”是上帝的微笑、音乐是上帝的声音,很明显这讲的是西方艺术,也只有西方才有“上帝”这样的称谓,在整个西方艺术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描绘上帝的艺术作品,让人们最深刻的莫过于西方中世纪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所有的西方绘画都是以“宗教题材”为主,我们不去过多的讨论为何西方艺术热衷于“宗教题材”,总之无论哪种题材的艺术作品都在表现着“美”,而且是最大可能的去表现美,这也是艺术赋予艺术家的职责所在,在古代西方浓重的“神人合一”思想下,最美的艺术作品就代表了上帝最美的微笑,这也是西方艺术家很用心创作的原因之一。

那么如何理解艺术和美的本质呢?艺术代表了美,但是“美”不等于是艺术,这有关哲理,或许三两句话也解释不清楚,只能通俗的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本身存在着美,在艺术未出现时,生活中的美还不叫艺术,这应该是艺术升华了生活吧,换句话说,艺术和美是一种“升华与被升华的关系”,所以艺术和美的本质有些类似,又有些不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纯粹的艺术是绝对不存在的,艺术在表现美,自然纯粹的美也是不存在的,我们经常会看到不注重“形美”的艺术作品,现实寓意非常强烈的艺术作品,简直已经失去了美的意义了,完全是艺术家个人的主观意识,艺术和哲学、科学、自然的本质联系,简单一句话可以概括“艺术是自然形成的,它没有终极目标与思想,人类文明之下诞生了艺术,哲学也就随之而来了,艺术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金钥匙,科学便发展了,比如绘画艺术中的“光影”促使了摄影技术的出现”,任何艺术都不失本真,却又让人有无限遐想……。

文章TAG:本质美的音乐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音乐美的本质是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