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朱自清《背影》背后的故事,背影中写家境惨淡为什么感人

朱自清《背影》背后的故事,背影中写家境惨淡为什么感人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6:30:20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蹒跚走过铁道边”,到如何艰难地爬上爬下,“显出努力的样子”;再到“我”如何的“眼泪很快流下来”,但又怕父亲看见,又“赶紧拭干”等,这里虽然没有父亲一句话,可已经把“我”和父亲的情感互动刻画得惟妙惟肖。4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文章中四次提到父亲的“背影”, 四次出现,情境各不相同,但却像四个结果,将思想情感的线穿在一起。

第一次出现在开篇点题位置,语境浓厚,情感朴素,统领全文;第二次出现在车站送别情节,朱自清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第三次出现在离别情节,二人随着列车启动而分别,儿子透过车窗望着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人群中,不舍之情犹如炸裂的气球,轰然爆发;第四次出现在文章的结尾,读着父亲的亲笔信,儿子泪如泉涌,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他泪水模糊的双眼中。

5、四次“背影”的出现,一脉相承,把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恰到好处地进行了点睛和诠释,表现得淋漓尽致。“背影”的反复出现,不仅紧扣主题,而且就像诗中的重叠句一样,丰富了文章抒情的韵味。写到最后,他深情地呼告道:“唉!我不知道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平淡一语,蕴蓄着他对年迈的父亲的无限思念。《背影》的着力点是父亲,但朱自清并不写他的正面肖像,也不写他面部五官的表情,而是别开生面地写他的背影。

朱自清的《背影》是否曾经让你感动?为什么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让我感动,感动别人的故事,更想起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非常善良的人,从来都不跟人争吵什么,争执什么,淳朴敦厚,慈眉善目。

文章TAG:背影中写朱自清家境感人朱自清《背影》背后的故事背影中写家境惨淡为什么感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