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03审美态度.ppt,美学态度有什么特点

03审美态度.ppt,美学态度有什么特点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1:12:20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姚斯认为,无论任何作品,读者都总是以自己生活的和文学的期待视野出发去看待的。所谓生活的期待视野包括他所处的地位和状况,他的受教育水平,生活经历和经验,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性格、气质等等;而文学的期待视野则体现为他对文学内在规律的认识,从以往的阅读中获得的经验,他的审美观、审美情趣和素养等等。由于期待视野的不同,也就形成不同的阅读动机、需要和兴趣。

这不仅决定着对文学作品的选择,同时也决定文学作品发生影响的可能性和对作品发生影响的可能性和对作品的评价过程。正因为如此,一部作品的接受方式、拭受程度、对它的评价以及它所产生的效果必然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状态。接受美学还认为,接受活动是由接受和影响两种对立使命统一起来的过程。当读者阅读一部作品时,他是把作品当作审美对象,当作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进行娱乐或当作深入了解作家,学习文学知识的手段,但同时他也接受了作品的种种影响。

换句话说,读者既是作品的驾驭者——阅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时也是读者变革自身的过程——是受作品潜在功能影响的过程。这就是说,读者在接受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认识,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到读者的感受和思维方式,影响到他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影响到他对社会行动的看法,这种影响过程既是一个心理过程,却又不完全体现在个人内心里,而是要转移到社会上去,即由个人影响转变为社会影响,这就是文学作品且有社会影响力的原因。

03 文学作品的效果,取决于作品自身的道德和美学内涵与读者能动的接受意识的辩证统一什么是文学作品效果?接受美学认为,在接受过程中通过美的享受而获得的经验、认识以及新的价值观、审美观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知觉方式、情感方式、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普遍而又持久地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和行动,帮助人们对事物获得新的、更加正确的认识,将他们从落后、愚昧的自然观与宗教的偏见,从传统的社会束缚和习惯势力下解放出来,促进新的社会意识和伦理道德准则的形成与推广。

在接受美学看来,文学是一种潜在的引导,能影响、改变人们的知觉、点识、判断以至行为,能促使人们对传统的观念、道德价值以及现实存在的合理性提出疑问,并最终起到造就历史的作用。但他们竭力反对把效果看成是作品单方面的结果,而认为是作品自身的道德与美学内涵和读者的能动接收的辩统一。因而指出,随着时代、地域和读者的不同,文学作品的效果也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没有一部作品的效果是超时空、超个性的,只有在读者从阅读中获得的经验进入他生活实践的期待视野,修正他对于世界的理解并且反过来作用于他的社会行为时,作品的效果才充分展示其真正的可能性。

文章TAG:ppt态度美学审美03审美态度.ppt美学态度有什么特点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