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大学分为民办和什么,民办和独立学院的区别是什么

大学分为民办和什么,民办和独立学院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0 21:07:24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优秀的学生会更大可能的创造出优秀的校友资源、优秀的校友本身就是学校很好的招牌,这个招牌产生对学校实力和教学水平的认可等等,这样的一种良性循环是很多民办大学很难具备的.但是放在世界的角度上看,常青藤大学中前七名都是私立的(哈佛、耶鲁、康奈尔等等),完全公办性质基本没有。当然这个也是要根据国家性质和国情决定的。

如何区分二本公办和民办大学?

如何区分二本公办和民办大学

有些省份二本三本合并了,一般文理学生报考提前批,一批次,二批次,这里指的是本科,也往往用一本线,本科线来表述,而这个本科线实际上就是新的二本线,它是二三本合并来的,一般认为这个线跟原三本线大体一致,很多家长,考生往往分不清,所以出现了失误! 那么如何区分二本公办和三本院校?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看:第一,通过该年招生计划汇编来区分,以重庆为例,这本书不会给你标出公办二本,民办三本(即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如果仔细去看,你会发现二本高校里面专业后面附带学费,就是这个学费可以显著的区分,一般学费超过8000甚至10000以上的,基本是三本院校,因为大部分公办二本院校绝大多数普通专业学费在3500-5500之间,少数专业收费偏高,比如软件工程,但它后面都带有标注和解释!所以,通过计划汇编看专业收费可以较好的区分! 第二,独立学院较为容易区分,因为它的全称往往是xx大学xx学院,比如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等等,比较难的就是民办院校,这个需要相当的了解及积累,比如原来的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改制成独立民办高校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而长沙医学院,吉林外国语大学等很容易被认为是公办院校,但实际上是民办,所以多积累,遇到这些多去网上查查,没太好的办法,迷惑性太强!第三,投放本地的计划数有时候也可以看出端倪,不过这个要去仔细观察,也不要把这个当成绝对的规律,比如以重庆为例,本地高校投放计划数相对偏多,但如果过于偏多,动辄几千人,某个专业好几百人,甚至文科计划出现很多理工科专业,人数又多,那么这个学校基本就是民办高校,因为它存在靠的是学生交钱,没有国家拨款!第四,看到陌生高校不熟悉高校,立马去查章程,你就会看到究竟是公办还是民办,公办高校会显著的表述公办,而民办往往藏着掖着。

想问下公办与民办学校有什么区别,财政每年是否给民办拨款?

公办学校,是指由国家机构举办、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的学校。民办学校,是指由国家机构以外的个人或社会团体,以非财政性资金依法举办的学校。公办学校为事业单位。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所需办学经费由财政全额拨款。公办高中及大学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办学经费为财政差额拨款、事业收入及社会捐赠等。

民办学校分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和营利性民办学校。《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立营利性民办学校。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不得从办学行为中取得收益。如果有办学结余,必须全部用于再办学。民办学校也有可能得到财政拨款,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地方人民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了义务教育任务的,应当按照委托协议拨付相应的教育经费。

2、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可以获得生均公用经费补助,补助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3、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可以获得国家拨付的贫困生补助。在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要警惕两种现象: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名校,以“民办公助”名义举办校中校或者分校,占用公办学校资源(师资、校舍、教学科研成果等)办优质民办学校,向家长收取高额学费,加重家长负担,引发择校热。

二是非营利性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以营利为目的,获得国家土地、项目等政策扶持,却办成营利性民办学校。并借助资本力量,挤压公办学校生存空间,收费高昂,办成事实上的“贵族学校”,加剧社会分层。民办教育也是公益事业,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有益补充。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自2017年《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后,民办教育蓬勃发展,隐隐已有与公办教育并驾齐驱之势。

文章TAG:民办学院大学独立分为大学分为民办和什么民办和独立学院的区别是什么

最近更新